“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,更属于我的团队,属于每一个默默耕耘的贵州白酒人。”4月30日上午恒利配资,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,吴林身披绶带、胸戴奖章、手握证书,将这份荣耀定格。
“80后”吴林,现任贵州氿洲道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,从业18年来,他在重复中沉淀实力、在挑战中磨砺自己、在发展中尽己所能,用一颗匠心“酿”出梦想花开、芳香四溢。
勤能补拙,凌晨三点把功练
“学习白酒勾调、品评是极其乏味、枯燥的,99%的人难以承受……”,提起师父对自己长达8年时间的考察,吴林深知师父用心良苦。
吴林的师父,正是中国首席品酒师、原茅台集团副总工程师彭茵。2016年,吴林师从彭茵学习白酒勾调、品评技术,但并未正式入门。“品酒不只依靠天赋,更需要勤奋,没有诀窍,唯有反复练习。”入门较晚的吴林深知,要想学有所成,必须笨鸟先飞。
“师父教的时候是一对多,入门久一点的师兄基础就扎实一些,学起来没那么吃力。”基础差些的吴林感到很焦虑,经常睡不好觉。于是,他干脆直接起床去办公室品酒、调酒,练习基本功。为此,家里人经常半夜醒来找不到人,打电话一问才知又去办公室“补课”去了。
在学习品评、勾调的同时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白酒生产和酿造,在他看来,学勾调的人必须懂生产,“品出酒的缺陷,你得知道生产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”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吴林边干边学、边学边干,品酒、勾调技艺渐长,先后获得国家一级品酒师、国家一级酿酒师资质,展现出在品酒领域和酿酒技术方面的卓越能力,并获聘为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、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评酒委员,成为当地极少的“双评委”之一。
直面挑战恒利配资,从零开始向山巅
入职氿洲道酒业时,是吴林最难的时候。
氿洲道酒业是一家兼并重组企业,其收购的三家白酒作坊,当时仅有一家在生产,年产值800万左右,其他两家均处于停产状态。
面对脏乱差、生产不规范、技术团队力量薄弱、员工质量意识不强的现状,吴林从重塑质量体系、组建技术团队到改造厂区环境,从增加福利保障、提拔优秀人才到树立榜样典型……用3年时间,彻底扭转各方面问题,将企业打造成为当地兼并重组示范企业。
腾出手来的吴林,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中,在他看来“好的产品才是白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”,他和团队立下军令状,开发出独具氿洲道特色的产品。
经过无数次的实验、测评,吴林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氿洲道白、蓝系列产品,先后捧起“2021年美国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金奖”“ISGC·2023国际烈酒(中国)大奖赛大金奖”等5项国际烈酒大赛大金奖及金奖,好产品让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,年产值增长至2亿元,工人月平均工资增加2000元以上。
敢于亮剑,助力酒企快发展
作为遵义市、仁怀市两级酒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代表,在一次次深入白酒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中,吴林发现技术人才成为制约白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去年年初,吴林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仁怀市两会提交了《加强白酒企业技术人才培养》的提案。仁怀市委高度重视,市委书记将其作为“1号提案”进行领衔督办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当年3月,仁怀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才政策措施,组织了一场白酒产业人才引进会,一大批专业人才相继落地酒都,激活仁怀白酒产业“一池春水”。
当地人社等部门也积极响应,持续开展“酒都酱人”万名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大培训。吴林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团队,并联合外部技术派和学院派,组建贵州酿鉴酒类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,专门为白酒企业做技术支持和技术辅导。
截至目前,已公益为近300家白酒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,他参与编写的《仁怀市大曲酱香型白酒勾调与存储传统工艺培训教材》等系列书籍,成为当地酒企培训必备教材。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”吴林表示,矢志不渝助力家乡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自己一辈子的事,“我会继续战斗在技术管理一线,将产品当成艺术,将质量视为生命,用心用情用力擦亮茅台镇这块金字招牌。”
(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程瑞林)恒利配资
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