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摄影报道万通资本
花白长发,络腮胡子,“长江保护第一人”杨欣,永远给人神采奕奕的感觉。10月15日上午,一场关于“生命长江”的特殊讲座在成都举行:四川省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创始人杨欣,同时也是农工党四川省委会“生命长江”宣讲团名誉团长,以主讲人的身份,向寒露、海光等四川“名嘴”以及来自21个市州的“生命长江”宣讲团成员代表,分享自己如何在39年前踏上长漂之路,到成为长江守护者的初心与缘起。台上娓娓道来,感人至深;台下聚精会神,深受感召。

杨欣现场分享守护长江的故事

因“私心”加入“长漂”
因无私守护“生命长江”
杨欣是1986年中国第一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勇士之一,这似乎也是冥冥中的召唤,成为他踏上长江保护之路的起点。

杨欣与39年前的自己同框(图片右一)
现场,杨欣播放了央视2006年拍摄的纪录片《再说长江》的片段,与39年前参加“长漂”的自己同框。
谈及往事,杨欣向大家透露:“当时去漂流长江的时候,我也有点私心。”在长江边玩水长大的杨欣,第一份职业是会计,同时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。参加长江漂流时,他说自己是有“私心”的:能不能在漂流过程中拍到一张可以获奖的照片?无心插柳柳成荫,“我抱着这个心态去的,哪知道大浪淘沙,不知不觉把我推到主漂队员上面去了。所以说万通资本,会计没干了,成为一名主力漂流队员。”

建川博物馆在长江漂流馆展出的巨幅油画(图据受访者)
没想到,这张照片真被他拍到了——1986年长漂冲过通天河巴雾险滩的瞬间,被杨欣定格为《绝望的一瞥》。后来,建川博物馆据此绘制出巨幅油画在长江漂流馆展出,杨欣也如愿以偿获奖了。“我记得奖励了我一台大彩,也奠定了我拍摄工作的基础。”

1996年长漂时,杨欣拍摄的组照中的《在疯狂的浪尖上》(图据受访者)

杨欣当年拍摄的组照中的另一张照片(图据受访者)
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往,成为杨欣挥之不去的回忆:“我们总共花了175天时间,完成了长江的首次漂流,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如果加上头一年的尧茂书征服长江,总共有11个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他们成为壮士,衬托我们成为英雄,这也是我留在长江源的原因之一,能够完成很多人没有完成的一个遗愿。”
从此,杨欣选择留在了长江源头从事长江生态保护工作,近四十年矢志不渝。

卖书筹款修建索南达杰保护站
“华西都市报的热线当年滚烫”万通资本
提到可可西里,大家都耳熟能详。胡歌、朱迅、汪峰、谭维维……越来越多的明星成为志愿者,跟随杨欣加入到长江保护中。

杨欣讲述胡歌在三江源当志愿者的故事
可在几十年前,却并非如此。杨欣说:“当时我四处介绍可可西里,大家都不知道,我就不停地说是在长江源头,不停地给大家描述藏羚羊。”
1994年,在第五次长江漂流漂至青海治多县时,杨欣听说了几个月前被盗猎分子枪击身亡的索南达杰书记的故事。他大为震惊,特地去祭拜索南达杰。也就是从这里,杨欣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。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拍摄的照片以日记的形式出版,卖书、筹款、建立索南达杰保护站。
“建站的时候,我们招募志愿者。那个时候大家对志愿者这个概念还不熟,不知道是做什么的。我就找到一个做工程师的亲戚,说‘你能不能招募一下你周围的那些兄弟朋友,来帮助我建一个站,你们自己出钱,自己带着锅碗瓢勺,自己出路费,跟我作为志愿者去建设这个保护站?’”
亲戚当即明白了:“原来只干活不拿钱,这个就叫志愿者!”正是这样,1997年,杨欣带领11位天南地北的志愿者,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,在没有任何资源和外援的情况下,用最简陋的工具建成了中国民间的第一个保护站——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。
这是可可西里的第一个自然保护站,扼守在进入可可西里主要路口,成为反偷猎最前沿的基地。
现在,这里已经成自驾青藏线的必打卡点。杨欣老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:“当年我们还通过华西都市报热线征集志愿者,热线滚烫,电话都被打爆了。”

讲座现场

“同饮一江水,共护长江源”
“一镜到底”引发回忆杀
四川省文联副主席、“生命长江”宣讲团团长寒露与杨欣老师颇有渊源。2020年8月,寒露、赵化勇、敬一丹与杨欣,曾带领众主播齐聚三江源,举行“同饮一江水·共护长江源 川渝主播赴青海三江源环保公益行”,并由此开启“生命长江”宣讲团。

2020年8月,敬一丹与寒露在长江1号邮局当志愿者
杨欣老师发起的“长江主题邮局”项目,在科技的助力下,已经实现“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共护一江水”的愿望。在“万里长江第一镇”青海唐古拉山镇海拔超过4500米的地方,矗立着杨欣老师建设的“长江1号”邮局。邮局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建设,辅助太阳能发电,安装小型净水设备,为游客提供饮水、充电、小憩、交流、明信片邮寄及各种地理标志的邮品,还借助互联网将长江沿线的自然景观、历史文化、生态环保、大气(PM2.5)信息在地各项活动视频和数据资料链接分享,实现长江6300千米干流的实时互动。
2020年8月,四川主播们用“一镜到底”的方式,打卡“长江1号”邮局。10月15日的分享会上,杨欣老师又播放了这个公益短片,它已经成为“生命长江”宣讲的一大亮点,引发无限回忆。
分享会结束后,大家围着杨欣老师不愿散去,火花不断万通资本,不停探讨如何用多种形式宣传长江环保。
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